今天,中國抗體藥物先行者三生國健(證券代碼:688336.SH)宣布,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重組抗IL-1β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SSGJ-613),目前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受試者中開展的一項“評估重組抗白介素1-β(IL-1β)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SSGJ-613)皮下注射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受試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特征及有效性的Ib/II期臨床研究”,已于近日成功完成了第一階段Ib期受試者入組。
第一階段Ib期臨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開放、單次給藥、劑量遞增的試驗設計,在3個劑量組(100 mg、200 mg和300 mg)中評價SSGJ-613單次皮下注射的安全性、耐受性、PK特征、免疫原性及有效性。
目前已獲得的部分安全性數據顯示:SSGJ-613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受試者中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大部分與試驗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均為1~2級(CTCAE 5.0),無嚴重不良事件,無導致受試者退出和死亡的不良事件,無明顯劑量依賴性的不良事件。與同靶點IL-1β單抗藥物相比,未發現新的安全性信號。
痛風是一種單鈉尿酸鹽沉積在關節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屬代謝性風濕病。《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中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其中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長率迅速增加。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的最常見首發癥狀,亦是痛風的最基本類型。
目前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中,秋水仙堿和非甾體抗炎藥是一線用藥。對于痛風頻繁發作且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和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耐受性差或存在禁忌癥的患者,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美國風濕病協會(ACR)痛風管理指南和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均建議應考慮使用IL-1或TNF-α拮抗劑。2013年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準了IL-1β拮抗劑Canakinumab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適應癥,而我國尚無自主研發的針對IL-1β的單克隆抗體上市,該治療領域還存在巨大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三生國健董事長婁競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重組抗IL-1β單抗SSGJ-613完成了1b期受試者入組,并初步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臨床獲益。未來,我們將加速推進該產品的臨床試驗進程,并期待在大樣本人群中進一步確證SSGJ-613的積極療效。三生國健將繼續致力于探尋及開發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性生物制劑,以應對迫切的醫療需求,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重要的治療選擇。”
關于SSGJ-613
SSGJ-613產品是三生國健創新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組抗白介素1-β(IL-1β)人源化單克隆抗體。IL-1β屬于IL-1家族成員,而IL-1家族成員作為具有多種局部和全身效應的多效細胞因子,是先天免疫和炎癥反應的中樞介質,在多發性炎癥疾病的生物學中起關鍵作用。從發病機制來說,IL-1β是急性痛風發作的關鍵介質,靶向抗IL-1β治療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一個有價值的選擇。SSGJ-613作為一款全新的抗IL-1β抗體,能夠特異性地與IL-1β結合,從而阻斷人IL-1β的信號傳導,抑制其產生的炎癥效應。
關于三生國健
三生國健是中國首批專注于創新型抗體藥物研究的公司之一,擁有研、產、銷一體化成熟平臺,專注于單抗、雙抗、多抗及多功能重組蛋白等新技術研究,持續積極創新。公司擁有超過17年大規模抗體產業化和質量控制經驗,并多維度布局CDMO業務,鞏固和增強創新型治療藥物企業的領導地位。目前,公司擁有16個處于不同開發階段的在研創新藥物,其中大部分在研藥物為治療用生物制品1類,部分在研藥物為中美雙報。請訪問www.husker-doo.com獲取更多信息。
警示說明及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包含前瞻性陳述,例如涉及業務和產品前景,或公司的意圖、計劃、認知、預期及策略。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本公司現有的資料,并按本新聞稿發布時的展望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基于若干預測、假設及前提,其中一些是主觀性的或不受我們控制。該等前瞻性陳述可能被證明是不正確的,或將來可能無法實現。就任何新產品或產品的新適應癥, 我們無法確保其將能成功開發或最終上市銷售。該等前瞻性陳述受各種風險及不明朗因素影響。我們的其他公開披露文件可能提供該等風險及不明朗因素的更多信息。所涉及之科學信息可能只是初步的和研究性的。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在買賣本公司股份時,請務必謹慎行事。